山東男籃的季后賽之旅充滿了失望與遺憾。在面對北控男籃的較量中,他們以0比2的慘淡成績被橫掃,最終無緣八強。這一切的背后,教練邱彪的決策與行為成為了重要的影響因素。
在季后賽的舞臺上,山東男籃的表現(xiàn)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技戰(zhàn)術方面的混亂、防守強度的不足以及球員狀態(tài)的起伏不定,無一不顯示出球隊內部存在的問題。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,便在于教練邱彪的決策與用人。
從教練邱彪接手山東男籃開始,他實施的大規(guī)模去山東本土化策略就引發(fā)了廣泛關注。像賈誠、焦海龍等優(yōu)秀的本土球員相繼離隊,甚至連一些新進隊員如陳玖璋也未能幸免。這種大規(guī)模的陣容調整,無疑給球隊帶來了極大的不穩(wěn)定因素。難道說,離開的賈誠和焦海龍在實力上真的比孫桐林和侯沛左差嗎?這無疑讓人感到困惑。
更令人痛心的是,像陶漢林這樣在上一場比賽中表現(xiàn)出色的球員,在本場比賽中卻基本被棄用。整個賽季,他都被邊緣化了。而另一位球員陳培東,在邱彪的執(zhí)教下,也失去了昔日的銳氣與活力。至于外援的選擇上,邱彪也顯得力不從心。吉倫沃特與克里斯的比較,也讓人不禁要問:這是否也是導致球隊失敗的原因之一?
不得不說,自從鞏曉彬時代后,山東男籃在季后賽中的勝利已經成為了一種奢望。而如今邱彪帶領著四大外援卻無緣八強,這無疑成為了山東男籃的一大恥辱。他的用人過于教條,缺乏靈活性,讓人看了實在痛苦。
總的來說,山東男籃的失敗不僅僅是球員的問題,更多的是教練決策和用人上的問題。希望球隊能夠從這次失敗中吸取教訓,重新審視自己的問題所在,為未來的比賽做好充分的準備。
標簽: 邱彪 賈誠 鞏曉彬 陶漢林 山東男籃 新疆男籃 北京北控隊